兵團人
“繡”出美好生活
吐孔·沙熱(中)指導三師托云牧場帕米爾刺繡合作社社員,制作柯爾克孜族氈帽(攝于9月28日)。蘇云拜·吐熱巴依 攝
10月29日清晨,一個普通的周六,三師托云牧場柯爾克孜族職工、柯爾克孜族氈帽制作技藝傳承人吐孔·沙熱早早來到縫紉機前,開始了一天的忙碌。
吐孔·沙熱在一片潔白無瑕的氈布上剪出模型,用鉛筆描出精美的圖案,在側沿鑲上黑色的絨條……她動作嫻熟,很快氈帽狀的手工藝品就成型了。一番忙碌后,吐孔·沙熱將帽檐微微翻卷,并在帽頂縫上一穗纓絡,一頂精致的柯爾克孜族氈帽便制作完成了。
吐孔·沙熱今年39歲,10歲那年,她便在母親手把手指導下,制作了第一頂柯爾克孜族氈帽。當時她沒有想到,這門手藝會改變她的生活,并幫助數十名婦女走上致富路。
氈帽的變化與發展
柯爾克孜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老民族。受居住環境影響,柯爾克孜族服飾和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??聽柨俗巫迓毠と罕娨詮氖滦竽翗I為主,牛羊成群,駱駝牦牛滿山坡??聽柨俗巫鍕D女們便將羊毛搟制成氈,并制成各色服裝、配飾。其中柯爾克孜族男子一年四季都會佩戴的“卡爾帕克”(意為“白氈帽”),更是柯爾克孜族職工群眾穿戴的一種標志。
據柯爾克孜族老人介紹,在古代,柯爾克孜族人一般會戴黑色圓尖頂氈帽。在英雄瑪納斯時期,為了區別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服飾,瑪納斯決定改革。首先從帽子改起,將黑氈帽改為白氈帽,由瑪納斯的妻子——心靈手巧的卡尼凱公主設計初樣。經過40個日日夜夜的精心構思,公主終于設計出了一頂美觀大方的氈帽。
起初,這種氈帽只允許軍中勇士戴,相當于軍帽。后來,才慢慢發展成了柯爾克孜族男子普遍佩戴的帽子。隨著歷史的發展,在柯爾克孜族各部落中,白氈帽的樣式發生了不少變化。
白氈帽樣式雖多為四棱平頂或圓尖頂,但在不同的部落,也有不同的特征。在帕米爾高原,柯爾克孜人一般戴前后開口的白氈帽;在天山山區,柯爾克孜族人戴不開口的白氈帽。居住在干旱地區的柯爾克孜族人戴的氈帽質地比較硬,而居住在潮濕地區的柯爾克孜族人戴的氈帽質地則厚且軟。
如今,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,柯爾克孜族的服裝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,但仍有許多柯爾克孜族人會在聚會、過節、結婚等場合佩戴白氈帽,以傳承本民族的傳統習俗。
專注提升技藝水平
作為柯爾克孜族人,吐孔·沙熱自小便對氈帽制作技藝耳濡目染。在她家里,擺放了很多大小不一、圖案精美、花色豐富的白氈帽。
說起氈帽的類別,吐孔·沙熱更是如數家珍。隨手拿起一頂氈帽,吐孔·沙熱便打開了話匣子。她說:“這種不繡花、不綴纓絡的白氈帽,是給老年人戴的;沒有結婚的青年會戴用金絲線高高束起的火紅色纓絡,并且在帽檐處還會繡上紅花和美麗圖案;頂部有各種珍珠瑪瑙的大紅色纓絡,是給孩子們戴的……”
吐孔·沙熱告訴記者,她一直對制作柯爾克孜族服飾感興趣,小時候只能跟著母親學。長大后,她便去多地拜師學藝。
吐孔·沙熱曾去周邊的阿圖什市、喀什地區,學習柯爾克孜族氈帽制作技藝、刺繡技藝。經過兩年的學習,吐孔·沙熱不僅掌握了更多刺繡方法,還學會了使用縫紉機制作氈帽。
此后,常常有親朋好友來找吐孔·沙熱,讓她幫忙縫制一些有柯爾克孜族特色的氈帽、窗簾、枕巾等。由于技藝精湛、制作的繡品樣式繁多,吐孔·沙熱漸漸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繡娘。
2010年,在一次和朋友閑聊中,吐孔·沙熱了解到,隨著政府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,柯爾克孜族的繡品和紡織品等在市場上銷售火爆,常常供不應求。得知這一消息后,吐孔·沙熱很興奮,便回家和丈夫商量開一家刺繡店。
“以你的手藝,開店一定沒問題!”多年生活在一起,吐孔·沙熱的丈夫沙肯巴依·玉素甫阿力見證著她的刺繡手藝日漸嫻熟,對她開店很有信心。
最終,夫妻倆在托云牧場場部找到一家店面,吐孔·沙熱的“阿拉山縫紉店”開張了。店面不大,僅有50平方米,但由于吐孔·沙熱早已聲名遠揚,上門來買繡品的客人絡繹不絕。在這些客人中,除了有本地的柯爾克孜族職工群眾,還有不少外地來的游客,大家都被這種精美、有特色的手工藝品深深吸引。顧客的不斷增多,讓吐孔·沙熱的創業之路越走越順。
傳承民族制作技藝
隨著生意越來越好,吐孔·沙熱一個人忙不過來,她便雇了牧場的兩名婦女來店里幫工。因為常常有人給吐孔·沙熱說,想跟著她一起學習氈帽制作技藝,吐孔·沙熱便萌生帶領大家一起創業的想法。
“她們和我以前一樣,都是家庭主婦,平時閑暇時間多,也愛好刺繡,我們一起干,一定能掙更多的錢?!蓖驴住ど碂嵴f。
近年來,托云牧場黨委積極給予婦女就業、創業政策扶持,讓有技能的婦女有活干、有錢掙。因此,吐孔·沙熱一提出共同創業的想法,就得到了牧場相關部門的支持。2015年,由政府出資,購買了縫紉機、布匹、絲線、刺繡機、盤花機等,吐孔·沙熱作為致富帶頭人,帶領幾名柯爾克孜族刺繡愛好者,一起成立了托云牧場帕米爾刺繡合作社。
合作社成立后,托云牧場還組織合作社社員參加技能培訓、外出觀摩等,讓她們深入學習手工藝品制作、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,進一步推進當地少數民族飾品走向市場。
合作社社員阿麗騰·布魯克跟著吐孔·沙熱學習5年多了。如今,她的白氈帽制作手藝越來越嫻熟?!拔以诩覜]事做,來到這之后不僅能學到手藝,還能掙錢,每個月可以掙3500元?!卑Ⅺ愹v·布魯克告訴記者。
在吐孔·沙熱的帶動下,托云牧場帕米爾刺繡合作社的規模日漸擴大,已有60名社員。如今,除了制作柯爾克孜族氈帽以外,合作社還會制作并售賣相關服飾、床上紡織品、手工掛件等,產品在全疆各地都有銷售。吐孔·沙熱也因此分別被兵團婦聯、三師圖木舒克市婦聯、托云牧場授予“兵團巧女興家帶頭人”“巾幗建功標兵”“職工多元增收先進個人”稱號。吐孔·沙熱說:“我會把柯爾克孜族氈帽制作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,助推柯爾克孜族氈帽制作技藝傳承,同時帶領更多人增收?!?/p>
2019年,吐孔·沙熱加入中國共產黨,她告訴記者:“我要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帶動更多的職工群眾加入合作社,培養更多的‘繡娘’,讓我們柯爾克孜族傳統民族服飾走向更廣闊的市場?!?/p>
責任編輯:張藝馨 劉芳